認識清境之美
行政範圍為大同村第十四鄰至二十鄰,包括清境農場、週邊民宿、私有農地、國有林班地、原住民保留地,及博望新村、仁愛新村、道班新村、榮光新村、定遠新村、壽亭新村等六個榮義民眷村,總面積約八百餘公頃。北接台大梅峰農場,南抵霧社(仁愛鄉行政中心);省道台十四甲線(中橫霧社支線)貫穿其間,是唯一聯外道路;也是由台灣西部前往合歡山必經之路。
認識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地理位置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成立於1961年,早期是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了安置投效疆場的滇緬邊區游擊隊、眷屬及國軍退除役官兵,在此從事農墾開發而設置的農場。 海拔約為1700公尺~1800公尺,周圍有合歡山、奇萊山、能高山、安東軍山等氣勢雄偉的百岳環繞,視野遼闊,層層山巒雲霧繚繞,日夜景色繽紛萬變,因此清境農場也有「霧上桃源」之美名。
「清境農場」原名為「見晴農場」,因當年蔣經國先生前來巡視,見清境景色優美,氣候宜人,感於此處「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幽雅是仙居」,於是將原名「見晴農場」改為「清境農場」,清境農場之名因而沿傳至今。
清境農場-綿羊秀
清境農場綿羊秀,於84年起由臺灣土生土長的在地姑娘與紐西蘭籍牧羊人共同主持,一場表演時間約四十分鐘,以認識綿羊生態、牧羊犬趕羊、模擬紐西蘭市集拍賣、修剪羊毛等活動為標榜,表演內容精采逗趣,是來清境遊玩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
清境-小瑞士花園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的清境小瑞士花園,佔地約六公頃,海拔高度一千八百公尺,原名「思源池」。而小瑞士花園內最有名的就是有種植多種色彩繽紛的花卉,在盛開季節時構成美麗的花園景觀,清境小瑞士花園並規劃有「挪威森林廣場」、「阿爾卑斯雙塔」、「落羽松步道」、「主題花園」等等,這些園區接環繞著「天鵝湖」而建,歐洲歌德式的建築景色讓人如置歐洲般的美景。
認識清境文化-火把節
火把節是源自於大陸彝族、哈尼族、白族、納西、基諾、拉祜…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以彝族為主,視其為新年,一般在農曆六月舉行,又稱為「星回節」或「東方狂歡節」。民國五十年,隨著滇緬邊區義胞落足清境而流傳到臺灣的「清境火把節」,則以「薪火相傳」為主要意涵。除了由居民高舉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象徵部落團結齊心之外,同時希望延續異域孤軍堅苦奮鬥的精神,並結合仁愛鄉原住民與合歡山新移民文化,在清境霧上桃源中,共創和諧與美好的臺灣新故鄉。